一面錦旗見真情——扶溝崔橋鎮一中集中安置點見聞
周口日報·周道客戶端記者 金月全 文圖
7月29日下午,艷陽高照。炎熱的天氣擋不住徐家村村民心頭回家的喜悅。在扶溝縣崔橋鎮一中集中安置點,寧梅將一面寫有“父母官盡職為民、好公仆有求必應”錦旗送到崔橋鎮鎮長王廣軍手中,來表達自己對崔橋鎮黨委、鎮政府對自己的孩子、對徐家村村民6天里給予的親人般照顧的深深謝意。
洪災無情,人間有愛。從7月24日晚上11時許從家里緊急撤離轉移到這里,到7月29日下午離開,兩頭算共6天的時間里,寧梅和村民們受到崔橋鎮黨委、鎮政府親人般的照顧。
從新疆回家鄉曹里徐家村探親的寧梅怎么也沒想到會遇到這樣的倒霉事:7月中下旬以來,受強降雨和上游來水影響,扶溝縣境內的賈魯河、雙洎河等河流出現管涌、裂縫、溢水等險情,尤其是賈魯河,持續處于高水位。為了確保群眾的生命安全,縣防汛抗旱指揮部安排組織賈魯河兩側危險地段的群眾緊急轉移避險。全縣共有243個行政村緊急避險轉移19.2萬人,緊急轉移安置7萬多人(集中安置4.7萬人)。根據縣防汛抗旱指揮部統一安排,曹里鄉徐家村村民避險轉移到崔橋鎮進行集中安置。寧梅帶著自己的孩子,隨村民們一起,700多人于7月24日晚上11點多來到崔橋鎮一中,受到崔橋鎮黨委、鎮政府的關心和幫助。
危難之處見真情。為讓村民們吃好、住好,情緒穩定,崔橋鎮黨委、鎮政府想村民之所想,盡最大努力創造條件,搞好服務,精心組織,快速高效地投入到安置工作中。周密組組織,建立工作專班,加強值守,24小時守護著村民們的安全。教師、村民、商戶,還有鎮村干部,積極響應鎮黨委號召,踴躍報名,開展志愿服務,幫助捐贈車輛卸車,為村民們發放食品。崔橋街上開飯店的商戶,放下自己手頭的生意,開展志愿服務,為村民們做飯。在崔橋鎮黨委、鎮政府的組織領導下,580多名愿者無私奉獻,讓村民們一天三頓有熱飯,有肉、有奶、有水果,吃得好,住得安心。志愿者待村民們如親人,把飯菜盛好,將菜、牛奶、蘋果和筷子擺放在餐桌上,一排排擺放有序、干凈整潔。志愿者為村民們理發,為學生輔導暑假作業……村民們說:“雖然這里不是家,但很溫馨,在這里比家里吃得還滋潤。黨的領導真是好,崔橋鎮的領導和群眾真是好,真是俺們的貼心人。雖然我們素不相識,防汛救災讓我們相聚在一起,他們把俺們當成了親人,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寧梅的孩子沒有斷奶,要喝奶粉。由于情況緊急,必須立即轉移,來不及準備,帶的奶粉有限,很快就喝完了。缺少了奶粉,又不吃飯菜,孩子哭鬧不止。鎮長王廣軍堅守一線,統籌協調著安置工作,和村民們相守在一起。7月25日,他在看望村民時,看到寧梅的孩子因為沒有奶粉喝,不??摁[,當場掏出200元錢,塞到寧梅手里,讓她趕緊到街上去買奶粉,別讓孩子餓著。孩子又喝上了奶粉,可愛的小臉又露出了笑容。
何時能回家,徐家的村民們都盼望這一天。賈魯河水位繼續回落。7月29日,得到縣防汛抗旱指揮部有關避險轉移的村民可以返回家園的消息后,在崔橋鎮一中集中安置點,寧梅和700多位村民一樣,心里甭提有多高興了。讓她更感動的是崔橋鎮鎮長王廣軍掏出錢讓自己給孩子買奶粉。要撤離了,寧梅想著怎樣表達自己對崔橋鎮黨委政府、王廣軍鎮長的感激之情。她悄悄地到崔橋街上,訂制了一面錦旗,送給崔橋鎮黨委、鎮政府和王廣軍鎮長。所以就有了文章開始的那一幕。③5
